优惠论坛

标题: 从宋代古墓走来的粽子:我们还记得端午的初心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天策-瑶娥    时间: 2025-6-4 10:00
标题: 从宋代古墓走来的粽子:我们还记得端午的初心吗?

端午刚过,餐桌上的粽子还没来得及撤下,一条冷门考古新闻却突然“出圈”了......在安徽一个宋代古墓里,考古队居然挖出了一对900岁的粽子!这不是打开粽子包装盒,是直接撕开了历史的封印。你能想象吗?在考古工地发现的不光有陶瓷器、青铜鼎,竟然还有……粽子?没错,还是900年前的!

[attach]4828762[/attach]

2014年6月,安徽芜湖南陵县铁拐村的考古人员在一座北宋古墓里,发现了两个历经九个世纪的粽子!一个粽叶已脱落,另一个却依旧挺立,保持了那熟悉的三棱锥状“四角造型”,简直像刚从锅里捞出来一样(当然只是外观)。经过专家鉴定,这两个粽子里面还有蛋白质残留,极有可能是——肉粽!

% R2 V3 u/ t. L7 C: C

目前,这两位“老粽子”正安静地躺在南陵县博物馆里,看着我们这一代人在端午节排队买粽子、抢购礼盒,也许内心早已看破红尘。说起粽子,那可真是个有故事的角色。作为天朝特有的节日食品,它背后藏着的是满满的文化记忆。从纪念屈原的悲壮传说,到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的烟火气,粽子不只是一种食物,更像是一种连接古今的情感载体。

3 G6 Q& ~8 W" s2 c1 D, S

据说,屈原投江之后,百姓为了不让鱼虾侵扰他的身体,便往江里丢竹筒粽子祭他。时间一久,便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端午习俗。吃粽子、赛龙舟,也就成了每年这个节日的固定仪式,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 R( q% |+ A6 ^9 [( g! n) N+ U

粽子的样式也丰富得很:南方偏爱裹着咸蛋黄、五花肉的“豪华版”,北方则常以甜豆沙、红枣为主;有尖角的,有四角的,有像枕头的,也有像牛角的。材料也不统一,南方多用糯米,北方则有用黍米做成的“角黍”。就连包粽子的叶子,也根据地域不同,用上了箬叶、柊叶、簕古子叶等本地植物,拼的就是一个“地域风情”。

[attach]4828763[/attach]

不仅天朝人爱粽子,粽子的魅力早就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成了“中华美味外交团”的重要成员。所以说,如果粽子真能说话,那两位躺在铁拐村古墓里的“老前辈”估计会一边感慨:“哎呀,现在的粽子都这么花哨了!”一边骄傲地挺了挺糯米胸膛:“但咱才是历史最早的三棱锥状粽子,懂不懂什么叫元老级?”

/ @% r/ v, Z0 g

这个端午,不妨咬一口你最爱的粽子,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嘴里的,也许就是几百年前,另一位在江边过节的古人,同样期待的滋味。900年前的肉粽被封存于墓中,如今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这不仅是食物保鲜技术的奇迹,更是文化记忆的“冷冻重启”。我们在每年端午裹粽、赛龙舟、纪念屈原的仪式感中,是否真的理解了节日背后的情感核心?是对忠诚的追怀?是对家族团圆的渴望?还是只剩“吃粽子”这个动作本身?当“粽子”从贡品到商品,从供奉江水的竹筒变成五花八门的网红礼盒,它的意义,是否也在变?你怎么看?端午的“味道”,在你心里,还是原来的模样吗?

( z, |' q+ D" o$ ]& a

最后,各位可注意到吉祥坊在论坛的新活动呢?限量!有吉可寻【WELLBET吉祥坊】每周让你1倍水炫彩金588元给力的活动来啦,新会员只需首存388元就可踩楼啦,老会员也不赖,只要存款500元就可参加踩楼,彩金高达588元每周选出8个幸运儿领取388元/588元,中奖机率高达23%!这也太爽了吧,不罗嗦,赶紧点击链接查询活动详情,活动参加起来,论坛的好公司好客服好活动,必须献出我们的热情来~祝大家玩得开心,奖金随便玩随便中~

/ t5 A5 d+ ^: I- S1 C

传送门:限量!有吉可寻【WELLBET吉祥坊】每周让你1倍水炫彩金588元 (第2周)


作者: lantianyun    时间: 2025-6-4 10:57
从外形上看,它们呈三棱锥状四角形,粽叶包裹、叶绳捆扎,与现代南方的四角粽极为相似,让人不禁感叹饮食文化传承的强大生命力。经科学检测,粽子里的米经过高温加工,是煮熟后陪葬的,并且含有明显的蛋白质产物,大概率是肉粽 。这一发现不仅为研究宋代饮食结构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侧面反映出当时肉类已成为百姓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且融入了传统节日美食的制作。+ \$ J: D4 K3 v  ~

) I) w! \) F+ Q* w. Y3 _, T% l4 E6 w从考古价值来看,它们直观展现了北宋粽子的形制和制作工艺,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食材选择与烹饪方法。作为陪葬品,它们反映了北宋“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以及粽子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此次发现还在网络上引发了甜咸之争的热烈讨论,为端午佳节增添了不少趣味。" Q3 ]  t5 i9 O1 |; a4 c3 x

) Z4 D2 ]2 v" w- z这900年前的粽子,不仅是珍贵的文物,更是连接古今、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纽带。
作者: rainwang    时间: 2025-6-4 17:15
      千年古粽,加上极居历史文化底蕴的美文细述,让我们体悟到的只是“千载粽香”吗?! t# Q$ X* i/ U. ^1 R9 k) d9 A
      北宋幽土,九百年如一日,静卧两枚古粽。
3 b9 \5 h6 [4 K( U9 }. H      棱角犹存,脉脉米香穿越时空,诉说着屈原纵身处的情怀。
9 ~( Q+ E* a# V: r      南米北黍,咸甜俱佳,形随人意,叶蕴乡情。
0 I. \8 d( T4 J2 R$ V+ w5 Z      一枚粽,包罗大千风俗,裹紧千年炊烟。, I4 G. o8 Q9 f
      它自江畔祭仪走来,跨过沧海桑田,化作游子舌尖的故土,异国街头的乡音。  D% S  m' B  L, W" G3 T
      泥土不曾蚀其形,时光未敢断其魂。, a) s9 `5 J. [/ ~
      从祭品到礼盒,从黍米到蛋白,粽叶捆束的,何止是糯香软玉?
+ _5 ~3 r1 t7 |7 u' h5 D6 p/ l      它更是中华文脉绵绵不绝的温度与韧性。
- _( t* S/ m5 {! g4 c, |, W8 q, o      这滋味,从未冷却。
作者: AOU1888    时间: 2025-6-4 18:34
看到900年老粽子出土的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惊讶,是有点感动,就像某个你从没见过的老祖宗,隔着千年递过来一个端午节的外卖,还特地包了肉馅的!你说神不神?很多人现在过节就是图个热闹,吃吃喝喝拍拍照,但其实像粽子、像龙舟这些东西,不光是吃的、看的,更是咱们骨子里的文化密码。900年前的人跟咱们一样,也是在节日里包粽子、想念亲人、讲忠义情怀,光想到这儿,感觉嘴里的粽子都更香了。那两位老粽”现在躺在博物馆里,估计也挺骄傲,你们吃的是超市买的,我可是墓里躺着的!哈哈哈。
作者: 德罗星    时间: 2025-6-5 12:19
古代那时候娱乐项目少,可能逢年过节他们看的特别的重大,而现在的年轻人,只有要钞票,哪天不是过节?哪天不是过年啊?
作者: 当你老了    时间: 2025-6-5 15:26
这个粽子看着很上头的感觉了,没有几个记得这个初心的吧!
作者: 天策-菱玖    时间: 2025-6-5 19:14
900年粽子现身古墓,历史都被糯米包住了,节日的味道,真不是说说而已!
" S5 c8 w% B) M
作者: 韭菜长新芽0    时间: 2025-6-6 00:27
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不仅仅是一种爱国精神,更是一种气节,这种打死不跪下的气节。
作者: 天策-瑶娥    时间: 2025-6-7 07:49
看到这则新闻的下方有人回复:糯米果然不消化...
/ s, n# |' M& M' m1 q! E; r; I
$ }7 t( _, G6 f4 X2 D6 e$ c这900年前的粽子样子真的与现在传统形的粽子很像,没什么大变化,只是发现到有些地方完全接受不了咸粽子,他们都是吃的甜粽子。反而我没怎么吃甜粽子
作者: 维维豆奶    时间: 2025-6-8 10:37
端午节,祭祀龙神,祈愿丰收;感恩龙神,赐予丰收。7 u4 Q' Z! h# p$ Y* }0 c

7 ~$ _' u1 d! C! b. \- G一半是祈愿,一半是感恩。
作者: 天策-思思    时间: 2025-6-21 09:58
真没想到粽子也能穿越900年,太神奇了!6 Y3 B! c& O  o1 f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tcelue.tv/)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