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足球财富》-第2部分 亚洲盘口-第2章 盘口分析要素和程序-[第三节第3点]
[打印本页]
作者:
浪漫i生
时间:
2011-6-2 09:59
标题:
《足球财富》-第2部分 亚洲盘口-第2章 盘口分析要素和程序-[第三节第3点]
第三节 预判水位及分析方法
/ z7 V& P% z9 `& Q6 v
三、理论盘型与预判水位结合分析
3 ^, p. I6 i8 T9 L% N {
前面我们了解了盘型分析与预判水位的概念和基本方法,现将两者结合应用配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4 O6 [) \. n$ L r7 v4 u
例:热那亚4-2锡耶纳
1 ~5 [/ i% n) W4 [
时间:2009
( m2 z9 M8 Y. _% P& M9 D
年11月9日
* K! x( W5 |( _* N% s
初盘:0.88半球/一球0.98
; N- p4 }; D( Z, J
终盘:0.96半球/一球0.90
8 ?1 F+ x( W5 f
主胜概率:56.30%
' ~: j# y, ?; N; ^( i4 m/ H' C9 }- D
平局概率:26.70%
: V6 A( i: l. [7 v9 U; B1 \8 o0 L* s i
客胜概率:16.99%
& z4 M ~+ A, A
除权后(56.30%÷(26.70%+16.99%))得出主队的让球概率为1.35(换算值)低于1.5(半/一换算值)高于1.00(半球换算值)。那么,它对应的的盘口应为半球超低水或者半球/一球中高水。如果给出半球高水或者半/一低水抑或超高水,则说明本场有造盘的可能,这个将在下面的热度分析中详解。
" [4 f4 j* m7 x1 N" }& R
例:希洪竞技 0-1 桑坦德
& S+ z0 d4 }% U3 Z/ a1 \ b" ^, {8 O }
时间:2010年1月25日
8 q' v+ |" P5 k$ Y4 V6 I% }
初盘:1.06平手/半球0.80
2 n) V3 b$ K4 Q7 x6 w! U9 g9 S4 c7 x
终盘:0.88平手/半球0.98
! e+ @& P* g8 Y* w+ Q" n% \) T
主胜概率:41.26%
- x: l8 {: y* k0 U/ S
平均概率:28.90%
( j4 t' ]' A7 R, G9 E+ M. Q
客胜概率:29.84%
7 k- C8 j5 _5 I
除权后41.26%÷(28.90%+29.84%)得出主队的让球可能是0.72(换算值),低于1.00(半球换算值)。那么,它的对应的让球盘口应在平/半高水。如果给出平半低水、中水或者超高水,则存在造盘可能。如本案例,主队临场阶段降水到中低水,低于理论盘型的对应水位,最终过热输球。这个涉及到了造热原理,后续部分将有具体讲述。
( g. V) h& P7 l/ C: ]
例:切尔西 4-0马德里竞技
5 M2 J! n. W2 z" a# k0 J
时间:2009年10月22日
% ^1 v( v( q8 `2 e b! v
初盘:0.88 一球/球半0.98
" d5 E; j0 N( s. s: d
终盘:1.01一球/球半0.85
5 S3 A' J9 M, b6 Y5 J
主胜概率:68%
; n5 ~( d6 ?. J
平局概率:21%
* j5 L2 \% j& y7 R J, U2 Q5 o( |
客胜概率:11%
/ g2 a& F7 Z9 u* ^& x: F
除权后68%÷(21%+11%)得出主队让球可能是2.13(换算值),高于2.00(一球的换算值),低于2.5(一球/球半的换算值)。那么,它对应的让球盘应该是一球低水或者一球/球半满水。本例初盘给出一球/球半低水,水位明显低于理论盘折合水位,这个初盘阶段可以理解为看强主队,也可以按照造热上盘处理,终盘阶段上盘升水,由热变冷,最终赢球赢盘。这也是一个造热不成功的典型案例,后面造热分析部分会有详解。
t3 W7 ^2 |: w( p
在此前,本书多处涉及到了“造冷”与“造热”的概念,下面开始将进入盘口分析的另外一个领域 盘口冷热度研究。
作者:
阿P
时间:
2011-6-2 16:29
多谢楼主分享!
作者:
xing888
时间:
2011-6-4 00:32
学习中。。。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6868
时间:
2011-9-9 12:05
新人来学习下,谢谢楼主。
作者:
weixiao830
时间:
2011-9-28 16:10
新人学习下,谢谢楼主~~
作者:
aim329
时间:
2011-10-1 02:31
感谢楼主无私分享
作者:
难得清醒
时间:
2011-10-1 14:07
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tcelue.tv/)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