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数字藏品走向标准化,为迎接二次交易做好合规准备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色财经小编    时间: 2022-6-7 03:17

火了蛮久的元宇宙,到底火在了哪?数字化世界、虚拟生命或者沉浸式生活娱乐?现实告诉我们,元宇宙带来的是VR入口及配套内容生态焕发第二春、一众上市公司赶着蹭热度抬股价,还有数字藏品从国外火到国内。

1 N2 b6 V7 l3 X5 u( l& s

字节跳动押注Pico准备和Meta再战一回合;中青宝蹭着元宇宙酿酒,产品质量一塌糊涂;腾讯、阿里再次角逐数字藏品这个新领域,元宇宙发展还属早期,不同细分领域下,国内元宇宙发展可谓是百舸争流。

* O" `3 W U2 g7 @$ c4 F7 ?

也许正如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所说,真正铺开来做元宇宙,要等到2030年。那么在此之前,我们就是在不断的为元宇宙这幢大房子打好地基。

4 z6 R: H8 d. _, ^3 n3 `: h

正值国内端午假期,国内首个数字藏品合规化发行体系正式发布,也预示着数字藏品走向标准化,为迎接二次交易做好合规准备。

0 `: L7 x6 c# n$ r" F

一、国企背景打造最稳合规体系

2 I }0 I# ?& ^ m1 V( `2 X

6月3日端午节,国内首个数字藏品合规化发行体系——区块链数字出版发行交易平台矩阵正式发布。

n9 j. \0 f) ^3 y7 S) g( [0 T

该体系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中心指导,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新华文轩四川数字出版传媒等国有企业牵头,中国网安提供国家级区块链信息安全技术为底层支撑。

6 w0 B; R& t* u# M5 A

从这一众国企背景可以看出,包括四川省、杭州市等地方政府的身影都有出现,中国网安更是受批成立,以多家重点研究所为核心,汇聚资源重点打造的网络信息安全集团。

$ X' b3 x% D4 E8 Y0 \

鉴于国企、私企的区别,在信息透明、数据安全等方面,新发布的体系更具优势。数字藏品既然叫做藏品,就有安全储存的需求,就如同储户存款,虽说国有银行和私营银行在一般情况下,储蓄业务相差不大,然而一旦出现资金问题,挤兑就可能导致私营银行面临倒闭问题,最终致使储户损失财产,而国有银行在运营风险上会小得多。同理,有多家国企牵头、国企提供技术支持的“区块链数字出版发行交易平台矩阵”无疑更安全、更有保障。

, n2 B j4 N8 K( Y

二、首次赋予数字藏品版号

3 P+ Y8 u' d6 U$ U! ? X$ s

将数字藏品视为依靠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出版物,所谓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

4 s, n. ~5 F$ c R7 c; ~

数字藏品也符合其核心特征,将版号赋予数字藏品后,就可以真正意义上把数字藏品归于数字出版物的范畴,并引入已有的监管体系。

% Q" D. H5 W- F( n1 t: S/ e' e

国内目前的数字藏品,多是版权所有方直接与交易平台合作,因为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平台和每家合作方的合作,是许多次一对一,并非一对多的形式。甚至还有一些无版权藏品参杂其中。

! _$ u1 i9 C) t7 H( D

一方面是上架审核完全由交易平台做主,不免存在为了利益,将不合规藏品上架的问题,另一方面多次一对一的合作方式,既降低了运营效率,又使得定价不规范,类似藏品定价可能五花八门。

3 f8 v2 u- \8 d- h. Z

区块链数字出版发行交易平台矩阵的出现,算是解决诸多问题的一次探索。该体系中囊括版权确权认证审核体系、数字出版服务体系、资产价值审核体系、交易审核体系。在确权后,对数字藏品做出版服务,赋予数字藏品相应的版号,杜绝不合规、无版权的藏品上架进行交易。

0 K) [2 w) R! W* @* }" _

其次,对数字藏品做价值审核,根据市场及发行方情况,给出藏品合理的价格区间。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提高行业整体运营效率,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度偏离藏品本身价值的不合理价格问题。

5 O7 Z. G, @1 `* S+ Y$ F

国内已有多家出版机构合作发行数字藏品,如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首款数字藏品《天下妈祖》、成都时代出版社推出的《弈藏》、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推出的《双饮图》、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三国志》系列数字藏品。但都没有做出规则上的突破,与其他数字藏品发行模式一致。

) W" J% R+ G0 g+ `/ N' q

国内目前数字藏品在发行给消费者时,通常不包含版权,只包含收藏权。此次将数字藏品纳入出版物,规范发行体系,相当于将版权也同步上链,虽然不说未来发展如何,但在目前来看,是对行业目前发展的突破性尝试。

+ B8 e9 ~# u4 L( X4 F

三、围绕二次交易,探索一条不同于现有路径的新方式

# r! }) w2 N' m) i

根据财通证券研报,今年内数字藏品发行额持续走高,在5月27日刷新今年以来全

3 C* Q, P6 l) P$ q" l, s! d: [

平台每日发行额最高值,单日全平台发行额为3372.3万元。周发行额同比上升5.06%。

0 ^/ v0 [( Q. h# K# [! ~9 L

IckT8tB8M3DoUQnW0yPvf5H60IoTBOXNMB5osfcV.png

! O' D" V, c* f8 ~+ Q9 V1 r

其中贡献最多的,莫过于幻核、鲸探以及阿里拍卖,作为国内流量最大的几家平台,占据了国内数字藏品市场最主要的份额。

! d2 M! o' j8 X- Q# D' g& F3 F- d# i

在数字藏品上链这个过程上,目前国内最主流的上链做法为所有权上链,即真正上链的或者说在链上记录数据的是该数字藏品的所有权。幻核、鲸探和阿里拍卖都是所有权上链,没有涉及版权,同时为了规避潜在的监管风险,也没有开放二次交易,仅开放过受限制的转赠功能,如鲸探需要持有180天才能转赠,二次转赠需要持有2年。转赠功能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价格炒作现象,但也引发大批场外交易的问题。

3 v: i9 L p7 L5 a4 [

部分中小藏品交易平台,为了追逐利益,开放了二次交易功能。一位藏品爱好者透露,“某一个支持二级交易的发行平台,成立不到一年,日交易额已经达到三亿,每天的佣金在2000万以上。因为他们的手续费收入是比较高的,每交易一笔,他们就要从中收7.5%。”

8 Q& i8 I; n% P# H5 g0 Y% K

因为部分交易平台既参与藏品发行售卖,又作为整个流程的监管方,使得平台可以通过幕后操作,人为控制藏品稀有度,进而炒作价格。一边是大厂的平台不支持二次交易,一边是部分中小平台自行监管、开放二次交易,两种方式都无法解决自身衍生的问题。

: G! ~3 H" Y) Y% w8 y6 r. N1 \

随着国内数字藏品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势必会将其纳入国家监管之内,否则便会如区块链数字货币一般被清退出国内市场。市场对二次交易存在需求,那么受监管的、合规的二次交易,届时必然开放。

. ~8 a) v: y, i1 K- C# F3 d

由四大产品体系,四大审核体系组成的“区块链数字出版发行交易平台矩阵”,便是在合规方面做出的一次探索,将数字藏品归入特征相似的数字出版物体系。合规管理数字藏品的出版发行、价格区间乃至版权流通,既能解决合规安全问题,又为二次交易打好基础。

来源:金色财经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tcelue.tv/)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