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o/ O- l$ @1 ]3 |8 N* }0 [其实我试用过几乎所有产品。你可以说,这些项目确实开启了 Orderbook perp DEX 的新纪元。但真正 OG 的其实还是像 GMX 这种项目,它为后来的 LP 模型、市场做市框架奠定了基础。, ~+ g% [1 U. I- {% J8 T) B
- h# i3 o2 V& p% U9 j: z: G7 b不过我觉得也有一些有趣的项目还不太被人所熟知,比如 Surf Protocol。这个我自己也试过,他们也有千倍杠杆的产品,和我们一样,但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利润分配模式——用户只有在赚钱时才需要支付费用,这点蛮有意思的。 " j1 h- e& P; b* r( r/ {2 O0 |+ e. v
还有 Base 上的 JoJo,我很喜欢他们的 UI。就是那种一眼看上去你就会觉得「哇,好酷」的那种感觉。& e( U* `% _- z) }( W6 R
, [. ~* k0 T% N
我觉得现在整个 perp 产品都越来越同质化了。大家都在追着补功能,你这边出了个吸引用户的 feature,别人立马就能抄过来。毕竟 Web3 是个一切公开的世界,很多东西你复制门槛其实不高。那竞争的核心就变成了「你到底专精在哪一块」。有的团队擅长做高杠杆,有的专注在预言机驱动的 LP 模型。说到底,大家各有专长,真的很难说谁更好。5 E5 n t$ o( T* Y# I+ ~9 X7 X
Z) h; o0 {( u. a. h% S9 ?Aster 的暗池设计- P \) l y5 E' M n0 z) m4 X Mable:那我们来聊聊你们的暗池(Dark Pool)设计吧。Aster 上的隐藏订单,是看不到方向和数量的。那么问题来了,用户事后有没有办法验证这些订单的匹配是否公平?你们有没有提供某种公开记录? ' L3 o! n. e! _& L3 r ) |% Y% F9 q1 ~Leonard:我们现在确实是有能力做事后验证的,比如可以请第三方来独立审计。我们的撮合引擎是可以快照的,所有交易也能重放来验证。不过目前还没有「公开验证」的方式。* T* {- w+ ~+ K! v6 y7 r
6 a4 ~7 y8 \" b2 I) r6 ~/ Z ~) ~但这本身就有点悖论——如果你能事后推测出交易内容,那这个隐藏机制就没意义了。所以我们现在确实还没有让任何人公开验证的方式。( E; P# H* v# _8 t( Z
, d) E# ^5 \" Z) q4 ]
当然,如果有人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非常欢迎合作。我们现在也在不断完善这部分产品设计。如果有人在做隐私交易相关的链或功能,欢迎联系我们合作。我们也有一些想法,但目前还没有完全想通。 " R) W a! u& ^4 o: d" Y4 | / k- ?( Q' v7 m Q6 JMable:那你们上线第一天就做了暗池设计,应该是对这个方向有非常强的判断吧?5 C$ Q- g/ c4 D
5 C3 h7 x6 V5 v Leonard: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 TradFi 世界,暗池和 OTC 的体量远超公开交易市场。7 P& ?' z/ F9 Y6 U1 _' g& X( l
" v" r2 [. j( ^# h0 t& b+ s2 U$ e B
很多人跟我们聊过这事儿,如果把这套东西搬到链上,会不会也有类似的需求?这其实是个蛮有冲突的概念——区块链一切公开,但金融交易又天生有「隐私偏好」。. v5 E8 }8 D5 s: I# s
/ W6 N: q7 d. N6 i3 z
后来正好出现了一段 CZ 和 James Wynn 的公开对话,James 说他在 Hyperliquid 上被人「清算狙击」了,就是因为交易是公开的。CZ 回他说,链上的交易就该保持透明。这段争论启发了我们。 ! `: [6 S4 @3 I% T/ T$ }. _! l9 Q, A0 m% |6 o+ Z
我们当时想,也许这正是一个机会。大家都有这个意识,那就不如趁机试试。于是我们基本连夜搞研发,大概一周半就上线了这个功能。CZ 也是我们的顾问,Yzi Labs 也是投资方,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就干了。- Q a6 t2 T& W; j* T$ s
; [0 f5 F8 N1 v$ ?! U2 s! A& G3 Y/ o
上线之后我们确实有看到用户试用,但说实话,需求没有我们预期那么大。我们后来意识到,如果有人真的那么在意交易隐私,那可能还是会去 CEX 更方便。 . e& M# a6 D7 t# z1 E$ W: V& z. n0 F, Y8 C, ]' {
不过我们没放弃。我们还会继续探索,继续测试链上的隐私交易和 OTC 是否存在更合适的模式。我们的目标是「既能验证,又不泄露市场信号」。现在还在实验阶段,但目前散户的隐私偏好并没有那么强烈。3 z, `( H( ^- n) Z% e9 m/ ?. {' x7 i
, C3 D' T/ B, f; r% d2 k# ?9 x Mable:这其实跟 TradFi 的暗池一样,主要服务的并不是普通交易,而是那些机构。换句话说,你们如果想要这个产品成功,是不是要等更多机构入场?! C W! X8 H, N% Z( a: B7 T9 r1 z+ _
1 S7 p; {0 `! P) {; ?0 k1 M& ? Leonard:说得对。问题就在于,一旦涉及到机构,就会牵涉一整个监管和合规框架。而我们现在这种匿名、非 KYC 的状态,其实是大多数机构都进不来的门槛。 0 K* N: _/ H/ A; O5 q& P C+ ?. S5 o- s
我们也跟一些机构聊过,他们都表示有兴趣,但卡在这个点进不了场。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现在想做一个新的 Web3 项目,真的应该好好考虑「许可机制」这个方向。4 a) o" X1 o7 c
& l4 j9 t d% @. J
虽然我们目前还没在做这块,但我确实觉得在某些场景下,加一点点「权限控制」的 Layer,是可能成为解决隐私与合规冲突的答案的。 - Q& H) Q/ K5 u l( B6 _7 T% }" r4 S1 E! G4 S
我猜测,接下来那些 Prop Trading 的高频基金,也许会在 1~2 年内开始试水。7 h+ s2 D$ ^" X# ~2 [/ e
. x+ a/ r9 [# D. ~! q) A# R Mable:那回到 Aster 的 Token 分发,我们现在在链上看到,96% 的供应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址。你能解释一下这些钱包的结构吗?1 V, |. |; Z8 t4 `! x
2 t. ] [ f2 ?5 i+ I1 E: KLeonard:我也看到有人在网上讨论这个,但那不完全准确。我们并不控制所有这些地址的 Token。5 m. u; ?4 i7 q+ U3 H! K t) n
+ Q2 l! l, g! e |$ F
我们有一部分确实是自己控制的,但大约 80% 的 Token 是锁仓状态,可以链上查看,分布也很清晰:有 50% 是空投,其中 8% 是初期空投,另外大概 40% 是直接发给链上钱包的,这些都是可验证的。 7 V2 a: x6 T5 K3 ?3 J2 o6 E- e1 y7 e# s5 b1 O
那几个最大的钱包地址,其实一个是资产合约地址,用于用户做现货交易的地方,所以自然会有很多 Token 存在那里。8 d+ b7 I) R4 A$ I7 o' Z, [7 n
5 m; u7 F t7 [* |
我们开放提现后,有几个大户把 Token 提出来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他们没有选择直接在交易合约里卖掉,而是提现到自己的地址,说明他们可能是长期持有者。 n. L. W B" S i7 {: e/ I) t/ U8 ~; f. h4 \
我理解大家对「96% 集中」这个数字的疑虑,但实际上至少 80% 的份额都是链上可验证的、透明的锁仓。 & E* o" _" ]/ C5 L* g0 ]( z7 f W" \# h+ G: X) K% J
现在流通的大概只有 10%,包括我们从 APX 过来的用户转换份额。我们当初给老用户 1:1 对换的,占了约 10%;初始空投约占 8%;后续还会有线性释放,包括营销预算在内,都已经写在我们文档里,而且可以链上验证。7 E( a: T6 l*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