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查隐私就像网购一样方便?男子惊呆:女友“网购”男友5年开房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天策-瑶娥    时间: 2025-10-7 10:00
标题: 查隐私就像网购一样方便?男子惊呆:女友“网购”男友5年开房记录!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开房纪录、快递地址、银行流水……竟可能随便在电商平台上“明码标价”,任何人花点钱就能查到?最近,天朝山东一名男子就遇到这样一件离谱得让人头皮发麻的事:女朋友居然拿着他近5年的“开房纪录”来对质,时间、地点一清二楚,查得比他自己还详细!

[attach]4847534[/attach]& z. ~! N4 n- \% A# i% ~

“她拿出那份资料,我整个人都懵了”当事人陈先生说到...今年30岁的他,和女友稳定交往了3年多,感情一直算平稳。直到有一天,女朋友突然拿出一叠资料,当场质问他:“这些地址、这些时间,你自己看看!”

( V; V0 ]5 i( @; `9 u3 f

他定睛一看,整个人当场愣住——里面赫然记录着他近5年来的开房时间和地点,还有快递收货地址等隐私信息,几乎就是一份“行踪履历表”。“她可能猜忌心比较重,就想了解一下我以前的情况,”陈先生说,“但我更震惊的是,这些资料怎么能这样轻易买到!”


' w( Z% V& j/ j; D5 {* T

更让人无法想象的是,这些资料并不是她黑客入侵或托人走关系查到的,而是在某电商平台上直接买的。陈先生后来了解到,女友花了1万2800元人民币,就买下了“5年开房记录查询服务”。只要提供身份证号,就能查得一清二楚;如果没有身份证号,也可以通过姓名、手机号、微信账号等方式一步步“反查”,最后拼凑出完整身份信息,再取得开房纪录。

4 Y6 `% n7 k5 J" E  C# E7 U

更夸张的是:查询快递收货地址-780元人民币;查询银行流水- 6800元人民币;5年开房记录- 1万2800元人民币,还能附带“同住人信息”陈先生无奈表示,自己因为工作经常出差,那些开房记录其实都是商务行程,没有同行者。但看到这些隐私被轻松买到,他直呼“太可怕了”。

6 A2 L9 Z7 |* k0 o4 N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搜索,果然发现不少商家公然打着“律师调取资料”、“网上立案”的旗号,出售各种信息查询服务。有的甚至注册成“律师事务所”或“法律咨询公司”,但实际上并没有律师执照。陈先生女友购买资料的商家名叫“武汉某商务服务公司”,今年3月刚成立,登记项目写着“技术开发、图文设计、法律咨询”,但根本不具备律师业务资质。目前,电商平台客服回应称,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投诉举报,将会交由相关部门审核处理。


6 X: E5 v- t! z2 q; u8 T

只靠姓名和电话,就能反推完整身份,再查到隐私数据,甚至能查5年的开房纪录……这件事不仅仅是一场情侣间的“信任风波”,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警钟——在信息流通如此便利的时代,你的隐私可能早已没有你想的那么安全。你怎么看这件事?如果有一天,别人拿着你的隐私资料来对质,你会作何感想?隐私不该变成“明码标价”的商品,保护信息安全,恐怕比我们想象得更紧迫。

0 n) ^* ?% Q6 O, |. r! \' z

最后,『YZ』国庆阅兵 · 全民入列 !国庆期间,YZ也不忘与大家欢庆国庆~活动好玩且奖励给力!只需完成三军任务,即可领取每日真金红包;VIP 玩家更享高额专属奖励,有机会赢取 iPhone 17 Pro Max、Apple Watch Series 11!话不多说,活动限时,还请大家把握好机会,玩得开心~

- X% J7 e9 k+ m+ s, ]/ b6 S/ H# B

传送门『YZ』国庆阅兵 · 全民入列


作者: AOU1888    时间: 2025-10-7 10:24
这事真是离谱到离谱的离谱。你说现在随便一个人,花点钱就能查别人隐私,那还讲啥安全感?
% u; W/ N$ |6 a) H
" R  T: L$ \! q; A# w2 |开房记录、快递地址、银行流水这些东西,哪一样不是个人隐私?居然能明码标价地在网上卖,谁给他们的胆
6 W3 o% K& t2 L! W
. T, Z/ A( ]" p. e. P! }+ v更搞笑的是,那些卖资料的商家还挂着“律师咨询”“法律调取”的名号,换谁看了不以为是正规机构- }) |: b5 }  q3 y7 D& q8 Q$ O
2 Z) @% h6 E% f  N" U. Y. G
这要不是被爆出来,怕是天天都有人在查别人,自己还浑然不觉。
6 m1 o( A+ t! n9 ]7 y
/ L7 u) V+ f' l+ G现在的信息泄露早就成产业链了,上到银行,下到快递小哥,谁都可能是“源头”。老百姓就像赤身裸体地走在大街上,被看光还不自知。
作者: 韭菜长新芽0    时间: 2025-10-7 11:26
你以为的手机实名制是为了防止诈骗,其实真的实名就是为了方便解决举报人的问题。
# b7 B+ _9 w5 _1 H0 e) w9 H4 w8 D公民享有的保持其私生活中的秘密不为他人知悉的权利。以书面、口头的方式宣传他人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应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行为人应承担法律责任。
0 f9 `& Z9 l6 @: g' F* f% u我认为该男子知法懂法要从自己做起,首先起诉女友和女友咨询的商家,只要每个人都有法律意识,以后不管制度健全不健全,对法治也是一种进步。
作者: sq1001    时间: 2025-10-7 12:30
     通过这一事件,暴露出个人信息安全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令人担忧和深思。以下是我个人对该事件的一些看法:- N6 N+ m4 a) k$ U5 j
     1.个人信息保护形势严峻:这起事件清晰地勾勒出一条完整的个人信息贩卖地下产业链。在这条链上,开房记录、快递地址、银行流水等个人敏感信息被明码标价,只需一个姓名、一个电话号码,个人的核心信息便唾手可得。这表明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着极大的泄露风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Q# X* b  X" E% ?     2.电商平台监管存在漏洞:电商平台上的部分商家以 “律师事务所” 名义或标榜 “网上立案” 提供服务,实则从事非法信息交易,而平台对此类商户的准入审核不严、日常监管缺位,客观上为这类灰色生意提供了生存土壤。尽管平台声称采用了一些审核手段,但对动态变化的犯罪话术缺乏有效应对,未能切实履行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责任。3 X6 ?% y$ Z+ R) K
     3.法律执行面临挑战:我国虽然构建了 “民事 + 行政 + 刑事” 的个人信息保护三重防线,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模糊地带。例如,平台常以 “技术中立”“无法实时审核” 为由推卸责任,导致行政处罚难以落地。对于隐匿于网络海洋中的众多不法分子,执法还面临发现难、取证难、溯源难的挑战,使得法律的威慑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
( R% Z1 X( P. ^$ F9 m( K, u8 e/ ]( o     4.社会危害巨大:个人信息被非法交易后,可能被用于诈骗、勒索、敲诈或其他违法活动,受害人可能承受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像开房记录这类敏感信息的泄露,还可能影响个人的名誉和人际关系,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 I- U" G/ ~/ G8 V
     5.公众意识有待提高:事件中,男子的女朋友为了查证男友情况,选择通过非法途径购买个人信息,这也反映出部分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还可能触犯法律。
: M  I, g  s* ^" n* S1 f     要解决个人信息被非法贩卖的问题,需要平台加强监管,利用技术手段提升对可疑商家和违规内容的识别和打击能力。同时,执法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斩断信息贩卖的产业链。此外,还应加强立法和普法工作,提高公众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8 V+ @5 w$ U; A* \$ Q2 Z/ k  C) d
8 m. k* j7 ?% B- h5 I

作者: rainwang    时间: 2025-10-7 16:00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溃败,最该反思的是谁?
2 y8 ]2 [; C5 z5 K      最该反思的不是那个因猜忌而购买服务的女友,因为她的行为只是导火索而不是根源所在,也不是那个隐私被侵犯的受害者,而是整个保护个人信息的生态系统。* ^+ ]" E6 B& R4 N9 ]* X0 L
      平台为了流量和商户数量,明显的是有意放弃了审核和监管的责任。& h( E+ }- U. F- f3 C, R
​      数据持有机构为了便利或由于管理疏忽,未能守住数据的源头。5 C$ F4 Y! K+ c# ^% \
​      监管与执法的力度和速度,尚未完全跟上黑色产业发展的步伐,或者也是有意的不作为?( L+ {! u" @1 T% C2 v% v/ s3 z" Z
      这wh 事件是一声响亮的警钟,它提醒我们,在数字时代,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一场需要ZF、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持久战。任何一方的缺位,都会导致整个防线的崩溃。& {, E% L  D8 r3 x# K
      当隐私成为商品,每个人都将生活在透明的恐惧之中。
作者: 当你老了    时间: 2025-10-7 19:50
这个也是看看了,反正有钱就是可以人心,随便搞起来的啊!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tcelue.tv/) Powered by Discuz! X3.1